
最近更新

五道村丰火台组村民刘家财依靠烟稻轮作,走上了致富路。眼下,他家二楼金灿灿的烟叶正待收购,让人眼馋。烟叶收割之后种的晚稻,长势很好,预计每亩能产个千把斤。
“我这有2000多斤烟叶,可卖3万多元呢,加上上面的奖励,今年纯收入不下2万元。”刘家财捧着刚烤制的烟叶,扑鼻而来的清香,让人精神为之一振。
烟农自己修建的烤房,现在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。本报记者 曾玉英 摄
刘家财今年64岁,种烟叶的历史已经有了15年。2000年,五道村刚刚开始种烟叶,他便第一个带头,将自家的责任田全种了烟叶。
“那时候种烟叶没多大搞头,烟叶每斤收购价才5块钱一斤,一亩毛收入不到2000元。还要自己修烤房,有时候火候把握不好,烟叶报废了,一年的收入就打了水漂。”刘家财说。而现在,家门前的烟水工程,田地里旱涝保收,机耕道四通八达,耕作实现了机械化,烤制实现了自动化,种烟叶轻松了许多,每年的收入却直线上升。去年,他种了15亩烟叶,卖了5万多元,因为烟叶质量好,上级部门奖励了1万多元,光种烟的收入就有6万多元。加上晚稻每亩1000多元的收入,烟稻轮作,每亩可实现收入5000多元。
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,两边的早熟蜜橘果实累累。本报记者 曾玉英 摄
今年,老伴儿得了脑梗塞,不能做体力活儿,他家烟叶面积便缩减到7亩多,但屋前屋后6亩多早熟橘园挂果率高,一亩还能挣个2000元,老两口的日子不用愁。
俗话说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同样是种烟叶,十年前和十年后为何差别如此之大?刘家财说,这主要得益于现代化和科学种烟。
以前,种烟叶全部都是人工,水利条件也不好,经常干旱,种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现在机械化起垄,垄高沟深土细,土壤肥料不易流失,不仅人轻松了,烟叶产量更高了。以前一亩产烟叶200斤,现在能产300多斤。
其次是病虫害防治搞得好。以前的烟叶很多都是麻点,还穿孔起洞,现在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肥料,打顶抹芽都有人提醒,通过精细化管理,烟叶不仅产量高,而且质量也好。
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。 本报记者 吴琼敏 摄
烤制更讲究。以前,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烤烟房,用烤房烤烟叶,半夜起床看火候,看温度,有时一不小心烤糊就起火,现在村里修建了烤烟工场,烟叶集中在一个地方,机器自动化控制温度,烤出的烟叶色泽漂亮,卖的价钱也高,人也解放出来了,轻松了许多。
在搞好烤烟生产的同时,刘家财还依靠科技,种上了优质晚稻。他充分利用烤烟施肥剩余的钾肥、硼锌铁镁肥等多种微量元素,互补晚稻所需要吸收养分肥料。种烟之后再种晩稻,施肥量明显减少,虫害减少50%以上,能明显促进晚稻健康生长,获得高产丰收。烟稻轮作,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,在保证烟草和水稻增收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今年,刘家财的晚稻还没收割便被亲戚朋友订购了,而且每百斤价格还比其他地方高出5元左右,究其原因,就是种烟之后种的晚稻更生态环保,让大家吃得放心。
♗修梅镇开展党员干部关爱教育(07-26) |
♗临澧一完小安全教育别样多彩(07-09) |
♗快乐源于发现(07-08) |
♗临澧县全面规范升挂国旗(09-10) |
♗致富梦伴着“赛车”飞(07-09) |
♗种植富硒稻闯出新天地(07-12) |
♗180名困难学子获慈善助学金(09-08) |
♗首家油料专业合作社成立(07-08) |
♗田畴沃野满目春 临澧县推进农业农村高(07-01) |
♗ 教育局严把“四关”确保校园食品安全(07-12) |
♗交警“小微博”做出“大文章”(07-08) |
♗临澧一日签下三项目(07-08) |
♗临澧隆重举行“情系寒门学子”助学金(07-08) |
♗工伤康复助推工伤职工重返岗位(09-05) |
♗水文局提早准备防汛(07-09) |
♗临澧干群合力扮靓城乡环境(07-08) |
♗审计局开展乡村债务专项审计调查(09-13) |
♗107名科级干部接受廉政谈话(07-09) |
♗流动人口计生“一盘棋”试点全面展开(07-08) |
♗139名老人的幸福驿站——探访临澧社区(07-08) |